腦梗塞是一種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三高疾病,“老年殺手”的名號不少人早有聽聞。業內醫生指出,腦梗塞急救特別重要,如果能及時發現病情送醫治療,就能挽回生命,或者避免大量后遺癥的發生。
有研究顯示,在我國,每12秒就有一個人發生腦梗塞,每21秒就有一個人因腦梗塞死亡,因為時間延誤,中國腦;颊叩娜芩ū壤坏2%,就是說有98%的病人未能及時接受溶栓治療,從而導致康復效果不佳,產生不少后遺癥。醫生表示,造成未能及時送醫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屬及病人未能及時發現病情,或者對于腦梗塞不夠了解,也不夠重視。
那么,怎么才能快速識別腦梗塞,及時送醫呢?
“FAST”口訣快速識別腦梗塞: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
1、突然口齒不清、嘴歪,或伴有一側肢體活動不利或麻木。
2、一側肢體偏癱,活動不便,這是最常見的腦梗塞癥狀。
3、突然意識不清或精神行為異常。
4、眩暈,站立不穩,耳鳴、耳聾,伴有惡心嘔吐,不能直線行走,視物模糊或看物體雙影,或有出汗異常,明顯的眼震,這是比較嚴重的部位的腦梗塞,常是后循環梗死,這種梗死常是致命的,不溶栓死亡率很高。
有以上典型表現者,及時送到專業腦科醫院就醫!
腦梗發生后,腦組織在缺血3小時候就可能出現不可逆變化,病人就難以恢復了。在臨床上,多數患者沒能及時接受溶栓治療,因而導致肢體癱瘓、說話不清等不可逆的損害的患者不在少數。
所以說,突發腦梗塞,最好在3小時內救治,因為溶栓越早,對之后的恢復越好。如果當時搶救不及時,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就算救活了,一般來說都會有嚴重的后遺癥。
對于大家普遍關心的腦梗塞發病如何急救,去什么醫院急救的問題,蘭州中醫腦病康復醫院院長史建鋼指出,“面對腦梗塞這種‘老年殺手’疾病,醫院不但要具備溶栓條件,還要有針對急性腦;颊叩目焖賾睓C制,目前國內許多大醫院都不能達到要求。在腦梗塞患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所以如今醫院方面對腦梗塞的搶救不僅僅是傳統的“單兵作 戰”,更需要各學科“并肩作戰”,檢驗科、放射科、急診科等相關科室的共同合作!
而作為甘肅省重特大疾病救助省級定點醫院,蘭州中醫腦病康復醫院既具備基本的溶栓治療條件,更是擁有強大的醫生團隊支持,科學的救治方法以及康復方案,多科室配合協調應急機制,實現快速救治危重腦梗塞患者。醫院已將掛號首診、血液檢查、影像科檢查、內科用藥、多學科會診、外科手術等7至9個環節全部打通,腦梗塞患者送到醫院便可獲得及時、有效、專業的急救。
通過藥物治療,疏通全身血管,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防止血栓再次形成堵塞血管,保證腦血流量的正常供應,改善、舒暢腦循環。及時干預可盡量避免病人死亡,減少出現半身不遂、語言障礙、口眼歪斜等后遺癥。
資深的神經內科醫生組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結合現代醫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局部用藥,促進腦血液循環,有效改善腦缺血部位的血液循環,較快改善腦梗塞患者病情,趨于穩定。
通過上述疏通血管,保證腦缺血的局部血液循環,加上營養修復腦梗死造成的腦細胞神經功能的損失,使凋亡的腦細、神經功能逐漸恢復,使病人大腦功能逐漸恢復,昏迷的病人早日清醒。
后期針對腦梗塞患者肢體恢復進行訓練指導。采用現代腦康復儀幫助腦部增氧通絡,改善腦部血液循環,舒緩腦部壓力、腦部疲勞,可激發大腦的潛在能力促進新陳代謝,維持大腦健康,促進機體功能快速恢復,降低病人的致殘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發現病情晚,覺得沒什么大礙就不重視,沒有及時送醫,甚至不送醫,往往等病情累積嚴重時,導致悲劇發生。所以,要多關注家人身體狀況,有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送醫,不要坐等看。
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腦動脈硬化、肥胖病等都可能誘發腦梗塞的發生,在治療腦梗塞的同時,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這些原發病,腦梗塞再次發病的風險依然較大。
許多腦梗塞患者認為只要化驗指標正常了,就不必治療了。這是遠遠不可行的。治療一定要做好后期維護,防止再次發生二次腦梗。
一定要選擇正規專業的醫院,不可盲目就醫。不少腦梗塞患者發病第一時間到資質較低的醫院或綜合醫院,結果沒有較好的診療技術,耽誤了治療時機。國內專業的腦科醫院應當是首選。
作為甘肅省首家腦病?漆t院早在2006年在西北地區率先引進開展腦癱手術,到目前為止已成功實施腦癱手術1000多例,康復及藥物治療患兒6000多名。近年來,史建鋼院長作為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常委,甘肅省中醫藥師承教育指導老師和蘭州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帶領醫院同仁,取得了科研、臨床與社會工作的諸多成就。2012年一項科研成果榮獲“甘肅省皇甫謐中醫藥科技獎”;2009-2012年編輯出版了《中醫臨床速查》和《常見腦病中西結合治療》兩部專著,發明了用于治療腦癱、多動癥、老年癡呆癥的補腎健腦膠囊,抽動癥的天麻熄風膠囊,治療失眠、抑郁、神經癥的安神解郁膠囊,并在2010-2012年獲得三項發明專利;目前我院承擔腦癱、腦梗塞、精神病、神經性耳聾四項大病救助,擁有五個自主產權的醫院制劑,形成了七個品牌?。
不斷強化工作人員的崗位奉獻和為民服務意識,加強全體醫護人員的醫德修養,專業培訓。增設了全程導診,網絡預約掛號,電話預約等服務平臺,建成“綠色通道”急救體系,以提高患者滿意度。